所有栏目
123

相信的力量背后,是一个人的见识和格局

2022/11/8

  思维一旦固化,一旦拒绝输入,随着年岁的增长,人也就停止进步了。所谓的外在事物其实都是我们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。而一个人相信什么,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。
  今天的文章不算长,希望大家都能静下心来读一读,相信能带给你新的思考。
  我们身边总有不少这样的人:质疑一切成功,怀疑一切美好。
  “他成功,还不是有个有钱的爹。”
  “上次加薪是她,这次升职是她,一定有背景。”
  “他儿子读了北京四中,不知道送了多少钱。”
  王朔的《知道分子》出版后,曾有一段内心剖析:
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们对社会上一切的事情,非要往*下三滥的地方想才安心。
  仿佛只有这样,才能证明自己全部的预想都正确。
  才能为自己总是“遭冷遇”“不成功”“生活在底层”找到合理开脱……从而也证明了自己机智过人,总有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睛。
  1
  你相信什么
  就会看见什么
  读过心理学家麦基写的《可怕的错觉》,我才明白了这个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  麦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经历后,提出了一个概念: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。
  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,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,继而会导致主体从客体中去佐证。
  “喜欢某个人或事物的时候,我们的心灵会让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。
  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,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,*终形成一种‘真是如此’心理定势。
  若是愤怒、仇恨或是怀疑时,我们又会不断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,在偏执于愤怒、仇恨的情绪里,让暂时压抑的情绪感得以宣泄。”
  也就是说
 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,只是我们选择看到的样子。
  你相信什么,你就能看到什么。
  你相信潜规则,就会发现无数潜规则;
  你相信不公平,就会发现无数不公平;
  而你相信努力,就会发现努力真有回报;
  你相信美好,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美好。
  2
  你相信什么
  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
  麦基还发现:一个人相信什么,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。
  “人的一生正如他天天中所想的那样,你怎么想,你怎么期待,你就有怎样的人生。”
  琢磨这句话,发现现实生活还真是如此。
 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写过一篇《相信奋斗的力量》,文中讲了他一段经历。
  高中时,他的老师对全班同学说:
  “你们在座的,没有一个能考上大学,以后一定都是农民。”
  很多同学就这样相信了。不是中途退学,就是考一次就放弃了。
  但是俞敏洪不相信阶层会永远固化。
  他只相信努力和奋斗终会有回报,所以考了一次不成,就考第2次,不行就考第三次……*后终于考进北大,人生从此改变。
  的确。
  这个世界,一个人相信什么,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。
  你相信什么,才能看见什么;你看见什么,才能拥抱什么;你拥抱什么,才能成为什么。
  3
  怀疑一切
  往往就会失去一切
  人民日报副总编卢新宁,曾受母校之邀,回北大做了一个演讲。
  演讲中,她说了一段发自肺腑的话:
  “我*一的害怕,是你们已经不再相信。
  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,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,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,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……”
  “怀疑一切往往就会失去一切。”这不是唱高调,而是真心话。
  很喜欢顾城的一首诗:
  “你不愿意种花。
  你说,我不愿看见它,一点点凋落。
  是的,为了避免结束,你避免了一切开始。”
  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,往往不是因为不够聪明。
  而是因为我们不再相信,因为不再相信,而避免了一切美好的开始。
  4
  无论什么时候
  守住心中的那份光与热
  所以,请你也一定要守住心里那份光与热。
  那样的你即便会被乌云笼罩,但身体里会拥有一把利剑,不需期盼乌云的散去,它们早晚会被你刺穿。
  看不到太阳,我们就成为太阳,成不了太阳,我们就追着太阳。
  很喜欢这段话所表达的意义:
  一个人相信什么,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。
  你相信什么,才能看见什么;
  你看见什么,才能拥抱什么;
  你拥抱什么,才能成为什么;
  你所相信的,就是你的命运。
  转载:网络
  免责声明: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,仅供用户参考,如侵权请联系删除